中國液氣密協會名譽理事長-沙寶森
正值國家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,為十三五規劃藍圖之際,迎來2015年上海PTC展會召開,借此機會向大家報告一下中國液氣密行業發展情況。
第一部分:中國液氣密行業發展現狀
一、經濟運行情況:2014年液氣密工業總產值實際完成979億,同比增長7.2%,其中液壓509億,氣動192億,密封277億,2015年預計1042億元,其中液壓530億,同比增長4%,氣動206億,同比增長7%,密封307億,同比增長10.7%。
二、行業產品進出口情況:2014年以來由于境外市場需求拉動及行業產品轉型升級取得突破,行業產品出口逆勢增長,進出口貿易逆差逐年減少。1、進口情況:2014年產品進口額31億美元,同比增長4.5%,其中液壓進口20.3億美元同比增長1%,氣動5.59億美元同比增長9.64%,密封產品進口5.51億美元同比增長13.87%;2015年預計液壓產品進口18.5億美元同比減少9%,氣動5億美元同比減少10%,密封進口5億美元同比減少9%;2、出口情況: 2014年全行業出口產品14.8億美元同比增長15%,其中液壓出口7.73億同比增長18%,氣動出口2.32億同比增長32.89%,密封出口4.75億同比增長4.3%,2015年預計液壓產品出口8億美元增長3.5%,氣動出口2.8億美元增長20%,密封出口4.8億增長1%。出口在穩步增長,這對平衡目前國內市場需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
三、行業產品國內市場容量
2014年國內市場容量為1082億元,同比增長6.2%,分行業如下:液壓為588億元同比增長2.8%,進口占21%;氣動為213億元同比增長6.3%,進口占16%;密封為282億元同比增長14%,進口占12%。預計2015年液壓產品國內市場容量為611億元同比增長3.9%,進口占19%,氣動為224億元同比增長4.8%進口占14%,密封為311億元同比增長13%進口占11%。說明市場穩定并逐步擴大。
四、預測今后五年行業發展趨勢:依據有五個:1、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;2、行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;3、我國繼續實行改革開放,提出一帶一路大政方針,4、行業產值按6-7%速度增長,容量增長速度按5-6%,因為基礎件發展已上升到國家戰略,5、到2020年重要基礎件要達到40%國內自主保障(2025年70%自主保障),這是國家給我們的任務。按照這個指導思想2020年液壓產值將完成720億,氣動實現270億元,密封將實現410億元;我國市場容量液壓為780-820億元,氣動為285-300億元,密封為400-415億元;產品進口:液壓為30億美元左右,占市場容量的23%,氣動為10億美元左右,占市場容量的20%,密封為13億美元左右,也約占市場容量的20%;產品出口:液壓約19億美元,氣動10億美元,密封15億美元,貿易逆差在10億左右。以上數據供大家參考。
第二部分:當前整個行業面臨的困難
一、三期疊加:1、發展速度換檔期:近幾年人心浮躁,扭曲發展,走三步退二步,現在需要爬坡換檔,速度要慢下來;2、產業結構調整期:各個行業中低端產品都出現產能過剩(包括鋼鐵、冶金、化工、服裝等等),大量庫存使企業大打價格戰,創新投入減少;3、超常發展后遺癥消化期,多年來政策刺激盲目擴張,造成地方企業債務負擔加重,積勞成疾不是短期就能解決,就像人得了癌癥,不是吃藥就能解決的問題,需要大手術刮骨療傷,企業如不解放思想下大力氣調整產品結構,最終必然被市場淘汰,從今年展會可看出,許多小微企業已在默默轉型升級,展出很多創新產品,創新的張力已突顯,而那些固守傳統觀念的企業會越來越困難,最后被淘汰出局。據多方經濟專家預測這個困難時期將可能維持五年左右。
第三部分:應該采取的辦法
從整體和全面看困難是暫時的,市場機遇是巨大的。農機市場將來要比工程機械市場還要大,只要踏準時代節拍,流體傳動產業仍然是朝陽產業,因為只有落后的技術,沒有落后的產業,關鍵在于觀念的轉變,創新創業不是口號,要腳踏實地的做,這是非常艱難的事,企業選產品、選項目、選市場不要跟風,要獨辟溪徑,作自己擅長的事情,做有智慧的創業者,提倡錯位競爭,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,堅持堅守才能成為常態,創新創業不僅是一種行為,而是一個產業、一個區域、一個國家的文化和精神。
最后談談互聯網工具正在催促著時代拍節的變化
當今世界科技發展非常快,互聯網攜帶著產業創新使命的基因而來,催生著中國制造2025新一輪工業革命智能制造核心技術的發展,互聯網是有效工具但不是神器,不要把它提高到思維層面,它是工業革命以來諸多創新技術中的一項,但絕不是最后的一項,也不是最極致的一項,將來一定還有比它更厲害的技術出現。互聯網時代的重要變化和挑戰有三點:1是信息零距離,2是去中心化,人人都可能成為中心,3是分布式,物質和人力資源都是分布的,面對這樣的挑戰,企業的研發手段、制造方式、營銷戰略、管理模式、服務措施都將發生根本變化,創時代要改變現有企業以自己為中心,變成以客戶為中心,實現企業平臺化、員工創客化、客戶國際化、產品個性化,這就是創時代的拍節,只要踏準這個拍節,才能成為創時代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,這也是流體傳動產業革命成功與否的關鍵。
我們要利用互聯網發展主業,液壓、氣動、密封是主業,互聯網是工具,它正在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改變著企業上下、內外等各種關系,說到底企業的本質是做四件事:1 是提供好的產品;2是成本要低;3是效率要高;4是傳播要快,要廣。互聯網是做好這四件事的工具,世界上不存在沒有失敗的成功,企業不能改變時代,只有改變自己順應時代,才能做好時代的創業者,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,把全產業每個細胞都激活,整個產業才能充滿生機。進而匯聚起巨大的推動力量,國家給我們提出了2020年實現40%、2025年實現70%的零部件自主保障目標,流體傳動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又來了,讓我們攜起手來,同心同向同求,踏準時代拍節,迎接新時代。我們要堅定信心,增強憂患意識,著力鞏固向好趨勢,有效對沖下行因素。河水可能會經過千山萬壑,但最終一定會流向大海。經過互聯網雕琢的流體傳動產業定會蓬勃發展,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堅強基石。
液壓行業資深專家----王長江
講三個主題:一中國液壓行業技術現狀,二中國液壓為什么也要用互聯網+,三中國液壓如何進入互聯網+時代
一、技術現狀:中國液壓現在已進入2.0時代,一是鑄件問題解決了,現在用3D打印技術制造芯盒,造型精度高,如大連遠景,山西方盛等。二是原材料解決了,三是掌握了制造工藝(錢買來的)。出現諸多產品質量很高的公司,比如科達(做柱塞泵雖仿制但有很多創新)、上海諾瑪,它是國內專業做電比例產品的,這是成就的一方面,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仿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,無法激發主機使用的激情,感嘆技不如人,自主創新還停留在口頭上,還沒有找到與主機廠家合作創新的方法和途徑,現在應該是把順序倒過來,先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市場需要什么產品,提出產品設計任務書、研發、測試,最后拿到主機上進行試驗,這是當前需要考慮的問題,目前沒有人給行業做出創新的頂層設計,日本現已對液壓挖掘機元件做了全面更新的準備,我們怎么辦?需要行業的專家及企業家做深入的思考。國家應有人給行業企業做頂層設計,做竟爭前技術的研究,實際上國家支持是到位的,曾經國家2億元的資金支持兩次招標僅有一家液壓企業申報承擔,說明國家對我們行業的資金支持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二、液壓為什么也要用互聯網+:因互聯網+給行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,3.0就是電液控制技術,就是IT,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:是中國成為制造大國,進入強國之列,零部件自主配套率40%,十大重點領域中為什么沒有基礎件而只有農業機械裝備呢?因為農業機械裝備中的液壓件和產品可以覆蓋到所有的行走機械上,中國的互聯網在世界上是領先的,德國在制造方面是世界領先的,我們要發揮優勢,兩步并作一步走,要自主創新發展互聯網+產品,立即創建電商平臺,啟動互聯網,智慧制造并逐步實現智能制造。互聯網可最大緩解信息不對稱,從而提高效率,應用工業互聯網,企業效率會提高20%,成本下降20%,節能10%左右。未來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至少可帶來3萬億美元GDP增量。
三、如何進入互聯網+時代:互聯網時代的液壓市場特點:1市場高度集中,數一數二,不三不四,要么第一,要么第二,不存在第三第四。2數字化制造,使我們價格優勢蕩然無存,3公正、公平、公開的電商平臺使我們的“人際關系”變得蒼白無力。
進入新時代的產品必須的硬指標是讓主機平均直接節能大于15 %,間接節能大于5%,節能迫在眉睫,挖機已實現了25%的節能。2020年液壓產品要滿足市場需求要具備下列條件:一是元件完全電子控制,與互聯網技術實現對接;二是節能15%以上;三是滿足主機機器人化的智能控制;四是有批量生產能力。元件和智能控制系統同步發展。中國的液壓產品如何進入互聯網時代?分三步走:第一階段開發D系列產品(高動態響應系列產品);第二階段E系列產品(新型全電比例先導控制元件);第三階段I系列產品(每個主要元件都成為單獨的端,可以通過APP與云連接)
行業著名專家---許仰曾
2015年參觀德國漢諾威展會的感想
看到今天德國工業4.0的水平,感到如果我們未來20-30年不趕上這個互時代的發展步伐,那么中國人將是這場競爭中別人的科技的奴隸。
第四次工業革命實際是美國、德國、中國、日本在爭奪世界的科技領導權,美國是依靠互聯網,德國是依靠制造技術加互聯網,中國是利用互聯網在生產產品,如果我們不趕上的話,實際上我們就會是互聯網下的生產奴隸,革命就一定有生有死,有人倒下有人上去,中國能否在這場工業革命中站立起來,就要看今后的較量。
液壓在這場工業革命中處于什么位置呢?我們的行業不是新興的,不是要被淘汰的,而是需要改造的。這個行業離智能化階段還很遠,表現在我們不僅要研究液壓,差距在于軟件、傳感器及綜合生產能力,我們現在是液壓2.0,如何趕上4.0?可以站在手機5級的視角和眼光與世界競爭,去拼搏,相信行業中會有一批精英出現,經過精通互聯網的年輕一代的努力,液壓2.0必定會很快達到液壓4.0。
德籍專家張海平--------國外液壓研發動態
介紹下參觀德國漢諾威展會發現的新情況
1、密封圈的新技術進展:洪格爾發明的可調型密封圈,就是密封圈里邊做成空心的,里邊放各種潤滑脂,有一個結點塞進去,如密封漏油它會自動加壓。這小小的發明雖成本很小,價值卻是非常巨大的,可惜這個產品中國還沒有人用。
2、油液狀況傳感器:派克公司發明的,歐美赿來赿多的應用這種監視器,特別是風力發電機,用它來監測油液粘度、污染、油溫、電解程度等情況,搞液壓的都知道換油,那么多長時間換一次呢?其實任何用時間來說明都是不科學的,因為每臺設備的運轉情況是不同的,一個立方的油是2-4萬元,這個監視器能保證合理的換油時點,從而避免了浪費,減少了污染,保護了環境。
3、位置傳感器:磁致伸縮位置傳感器,MTS公司幾年前就推出來了,埋在活塞桿里,運動中可測出活塞的位置,精度可達到0.0幾毫米,目前應用很廣。
4、碳纖維液壓缸:派克公司2013年發明,碳纖維的重量只有鋼的三分之一,耐腐蝕,抗拉強度非常強,對航空等領域價值非常大,通過改進纏繞技術提高鋼性,現在活塞和活塞桿都用碳纖維。
5、緩沖油缸、氣油缸:賀特克公司發明,特點是減重25%,結構緊湊,壓力平衡,需油極少,安裝方便。
6、過濾器:雙聯過濾器,是雅閣輝托斯公司發明。特點是切換開關更方便輕松。
7、液壓泵:力士樂發明的電調制泵,無聯軸器,體積縮小了,材料減少了,成本降低了,性能提高了,最高工作壓力允許630帕。
8、電液作動器:也是力士樂發明的,又叫自治缸,就是電機-泵-油箱-液壓缸一體化只要接上電源,給入位置或速度指令就可工作。感謝韋博液壓拿來個樣品,這套東西我在去年的拉斯維加斯展會上看到了,漢諾威展會是更新的了,全部電控,布赫等其它幾個公司也展出了這種產品,但力士樂這次展出的更精減了,有多種型號,推力可從100-2500KN(250噸),速度可達到每秒1000毫米,行程最多到1800毫米,可以帶位置控制,還可以帶壓力或力的控制,其回路分全閉式、半閉式,這些閥平時不工作,是起安全作用的。
9、四象限回路可回收能量:電網用傳統回路其有用功只有16-30%,采用這個容積回路,可大大減少能量損失,有用功可達70%
10、差動缸:用兩個差動缸組成閉式回路,用四個二位二通閥,然后輪流開通,也可以完成缸的運動,循環的油不直接和母體接觸,可以避免被氧化,避免帶入氣泡,可回收能量。
11、波浪發電:因為水的密度高,水力發電遠遠高于風力發電的效能。最后講一下風箏能發電,這是在漢諾威展會上看到的。
總之通過參觀展會我的體會是:探索是創新的前提,我們要努力探索,改進也是創新。怕就怕大事做不來,小的改進又不做,那就一事無成無可救藥了。
最后說明一下:除上述內容外,還有如下專家的報告錄音(一部份配有照片),需要的企業和科技人員可聯系協會秘書處。
1、浙大徐兵教授---水液壓技術
2、SMC(中國)有限公司趙彤---節能環保的新型氣動元件與應用
3、浙大陶國良教授---超低功耗電磁鐵的創新研究
4、哈工大包鋼教授---氣動系統中減摩技術的研究和應用
5、德籍專家張海平---液壓測試技術新進展
6、派芬自控劉華富---液壓工業的自動控制和智能化等等。